日期::2022-04-04作者:网友整理人气:
合村并居(2020被叫停的新农村建设“合村并居)
近日,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村庄规划工作的意见》,再提合村并居的问题,明确提出,拟搬迁撤并的村庄,要合理掌握规划实施节奏,充分尊重农夫的意愿,不得强迫农夫“上楼”。
这表明,合村并居或将继承推进。
2020年,合村并居争议中暂停所谓合村并居,就是把相邻的自然村拆除,农夫合并居住到新的社区,空出的地方或进行复耕,或进行开发建设。
而根据媒体的报道,推进合村并居的大背景是,随着农夫进城务工以及进城买房子,一些农村村级组织运转成本高、基层负担重,空心村比例高、土地浪费严峻,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公共服务水平低等。
合村并居的目的,就是改革落后的农村结构和治理体制,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更好的集约土地发展经济。
媒体罗列的现象在一些地区确实存在。应该说,合村并居初衷是好的,但是在详细的落实执行中却走了样。
比如不分青红皂白,不看当地实际情况就开始拆迁动员;投资几十万建好广场、路灯的“漂亮乡村”说拆就拆;补偿标准不跟老百姓商量,反正就这价儿,接受也得接受、不接受也得接受;以影响子女上学、考公务员等,威胁逼迫“钉子户”尽快拆迁……上述种种做法让合村并居严峻变了味儿。
结果是在推进比较快、意见比较大的山东省,合村并居被暂时叫停了。相关部门要求决不能因为搞漂亮宜居乡村建设增加农夫负担,损害农夫利益。合村并居要充分听取农夫意见,决不能逼迫农夫同意,真正把群众说了算落到实处,并且对正在实施但群众意见较大的,一律暂停。
农夫毕竟在顾虑什么合村并居有没有必要?
随着城镇化的加剧,农村的空心化越来越严峻,从这个角度来说,合村并村是很有必要的。把散落在各个村落的人集中起来,既方便治理,也方便人们生活,还能改善农夫居住环境。但是,为啥推进合村并居却遭到农夫几乎一边倒的反对呢?
根源在于没有把农夫的利益放到第一位。虽然农夫外出打工、长时间居住在城市的现象十分普遍,但农夫终究是个游离在城市边缘的群体,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城市并不能给农夫一个安稳的归宿。一旦他们丧失了劳动能力或者年老,回到农村就是唯一的选择。
合村并居以后,外出务工农夫的后路就断了,所以很多人就坚持村落的原始格局不能动,不能让农村成为农夫无处安身的地方。
推进中应关注什么
合村并居要获得老百姓的认可甚至支持,必须注重如下几个原则:
一,必须把农夫利益放在第一位。
合村并居的初衷是为了改善农夫生活条件,更好地发展农村经济。
但是,现实中的合村并居为了追求效率,拆迁工作推得急,一些农夫房屋被拆后,住在临时搭建的板房里,安顿的房子迟迟住不进去,有的仓促入住却发现质量很差。
种种问题的根源就在于合村并居不是为了农夫利益,而是为了部分官员的政绩,念歪了经。
二,必须结合当地实际推进。
并不是所有的农村地区都适合合村并居的推进,一些地方没有考虑多数农夫种地的实际需求,强行让农夫上楼,实际一些农夫虽然上了楼,但干的还是地里的活,在田边搭窝棚。
这样的合村并居除了增加农夫负担,没有任何实际好处。
三,必须关注农夫长期以来形成的习惯和文化。
农村有自己的管理体系和乡规民约,尽管现在是法治社会,但一些乡规民约可能在农村地区更好用。
比如,一些原本各有所居的农夫被安顿在一套房里,婆媳矛盾、翁婿矛盾激化;农村办红白喜事的习俗难以立刻根除,上楼后这些问题并不会消失,如何解决他们的文化和心理需求,也需要十分关注。
合村并居,不是不可以开展,是要依法、有序开展,不能任性,由官员或者地方政府一句话就强力推进,这只会引起村民更大的反感。
来源:日常生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