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4-09-24作者:网友整理人气:
首先要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适度消费原则就是要求人们的消费与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其精髓是量入为出,掌握限度,不赶时髦。
适度消费并不是要降低生活标准,它要求追求中道,避免“过”犹“不及”,在自己经济承受能力之内,应该提倡积极、合理的消费而不能超前消费,也不能抑制消费,否则,一方面,会影响个人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也会影响社会生产的发展。
其次,要注意绿色消费。绿色消费是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
真正树立绿色消费理念,要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生态意识、环保意识、节约意识,促使人们的消费选择更多趋向于绿色食品、绿色家电、新能源交通工具和生态旅游等产品和服务,真正秉承科学发展和可持续消费的观念,树立绿色消费理念。
第三,消费者还应该要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厉行节俭、反对浪费历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与我们今天倡导的合理消费是统一的。主张节约,也不是压抑消费,合理消费也不等于大肆浪费。
因此,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为根本目标,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扎实做好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宣传教育工作,坚持准确的舆论导向,使新节俭观理念深入人心,营造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浓厚氛围。
健康的消费观是量力而行,适合即可,反对浪费。
现在我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家庭的经济来源广了,可支配的收入多了,各人的生活水平,消费水平都很高。但这不代表能够随意的消费,随意的购物,随意的铺张浪费。还应从实际需要出发,没有必要的东西就不要买,买了就要用。除了购物外出就餐也要注重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大吃大喝。
在只知道花钱,不知道钱从哪来的年龄,孩子不知道钱有多么的来之不易。所以,要让孩子了解到钱到底是从哪来的。假如父母只是告诉孩子,赚钱有多么的不易,那这对孩子而言,是无法体会的,就像父母也没有办法体会到孩子学习的艰辛。
因此,父母可以挑选合适的时间,让孩子亲眼目睹你的工作,让孩子看看父母都需要干些什么,才能赚到钱。这样在亲眼看到之后,他尽管不能感同身受,但最起码知道其中的艰辛和不易。
孩子在花钱的时候,的确会很盲目,也不知道那些钱一下子花完了意味着什么。为了让孩子体会其中的坏处,要为孩子进行实景讲解。
当孩子嚷着要某个玩具,而这个玩具的价格特殊昂贵的时候,父母可以告知孩子:“你可以买,但是你要知道,假如你买了这个玩具,那就意味着在很多天内你不能买其它零食,这样可以吗?”
用这种方式告诉孩子不能进行盲目的消费。
第二,尝试着让孩子自己用行动挣钱,让孩子自己体验买东西。
在孩子不能明白钱的来之不易时,父母可以尝试让孩子用自己的劳动挣钱,可以让孩子帮忙做家务换取零花钱,当孩子不付出劳动的时候,就不给零花钱,让其体验赚钱的辛苦。
还可以给孩子一些钱,指定好要买什么,然后让孩子自己去买,并告诉孩子,当把所有的东西都买齐的时候,剩下的钱就可以给他。
这样孩子在买东西的过程中,就会懂得货比三家,懂得不能看到什么买什么,以此来培养他的消费观。
第三,给孩子足够的空间让他自己安排自己的生活。
大部分的孩子没有自己的个人空间,所有的衣食住行都是父母安排好的,但这并不利于孩子的个人成长,以及培养孩子的金钱观和消费观。
所以,父母要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尝试着安排自己的生活,有个人选择的权利。只有当他们都能为自己做选择,才能有意识的形成准确的金钱观和消费观。
培养孩子形成准确的金钱观和消费观,对父母和孩子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一旦父母不注重培养,那么不仅会让父母付出更多的血汗钱,更会误导了孩子的价值观。
要保持健康和合理的饮食,可以考虑以下建议:
1. 多样化饮食:摄取来自各种食物类别的多样化食物,包括谷物、蔬菜、水果、蛋白质来源(如肉类、鱼类、豆类)、乳制品和健康脂肪(如坚果、橄榄油)。这样可以获得各种必需的营养物质。
2. 控制食物摄入量:注重食物的摄入量,不要过度饮食。采用适量的饮食,避免暴饮暴食,控制饭菜的分量,以满意身体的营养需求。
3. 增加蔬果摄入:增加摄入新鲜蔬菜和水果的量。它们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纤维,可以增加饱腹感,提供身体所需的营养。
4. 控制糖分和盐分摄入:减少糖和盐的摄入量,限制高糖、高盐食品的摄入。减少饮料中的含糖量,选择低盐食品,并谨慎添加盐。
5. 注重脂肪摄入:选择健康的脂肪来源,如鱼类、坚果、橄榄油等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限制对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避免过多摄入高脂肪食品。
6. 均衡三餐: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摄取三餐均衡的营养。早餐要吃好,午餐和晚餐要适量,并在饭后适度活动。
7. 饮食多样化:尝试多种烹饪方式,如蒸、煮、炒、烤等,以保留食物的营养成分和口感。避免过度加工和油炸食品。
8. 喝足够的水:保持身体水分平衡,天天饮用足够的水,避免饮料和饮品中过多的糖分和添加剂。
9. 注重饮食习惯:避免过度饮酒、吸烟和不良的饮食习惯,如熬夜、吃太多零食等。
10. 适度运动:结合健康饮食,适度进行体育锻炼,增加身体的代谢率和健康水平。
总之,健康合理的饮食需要多样化、适量、均衡,并结合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适度的运动,以保持身体健康和良好的营养状态。
一、针对孩子特点培养孩子爱好
培养孩子的爱好兴趣要针对孩子的特点,不能完全凭家长的好恶而主观臆断。
要根据孩子的性格、气质选择最适合孩子的项目。如:孩子喜欢画画、手工制作、音乐、体育等,家长要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买些书籍给孩子适当的引导,也可参加一些相应的爱好班等。
二、循循善诱引导孩子的爱好
家长要循循善诱,使孩子的兴趣相对稳定,步步深入,在众多兴趣中形成一个中央兴趣。由单纯从爱好出发转到有目的的去发展特长的轨道上。不能见异思迁,要持之以恒。特殊是当孩子在前进的道路上碰到困难和挫折时,更要鼓励他战胜困难,坚持到底。要通过爱好的培养提高孩子做事认真坚毅的意志品质。在详细的过程中,家长可提一些有效有益的建议启发孩子去思索,鼓励他动脑筋、想办法克服
困难取得成功。
三、培养孩子健康积极的爱好兴趣
儿童分辨是非的能力较差,易被冒险、赌博等事物所吸引。如现在迷恋电子游戏机、扑克、麻将牌的儿童越来越多,这些游戏和娱乐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影响颇大。所以,家长要从小注重为孩子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有意义的爱好兴趣,逐渐引导孩子形成健康积极的爱好兴趣。
四、在观察探索中培养孩子爱好
家长要 提供应孩子可发挥创造性思维的环境,不要一切包办,要珍惜孩子的好奇心,要耐心、仔细地引导孩子打开创造性思维的大门,满意他们的求知欲。引导孩子认真观察周围的世界,一旦他有了浓厚的爱好,就会主动持久地去熟悉世界。社会、自然界中的各个领域都是丰富的知识宝库,父母的重要责任是引导孩子去探索,另外,在培养孩子爱好的同时,要培养他们勇于克服困难的性格,使他们逐步形成有毅力、
因为学了金融知识都知道了,学会理财的一些知识都知道钱是可以生钱的,而不能随便消费的。
健康的大学生消费观,不铺张浪费,不虚荣攀比,不超前消费,学会理财。
大学生离开了父母的管束,又有了一定的经济支配权,很轻易管不住自己,有时买的东西根本用不着,或者每天胡吃海喝。
有的人看到别人买了贵的衣服、包包等,就跟风也要买,根本不考虑考虑自己是否有这个能力。
少数学生为了满意自己的虚荣心,不惜网贷,最后后悔莫及。大学生手上有闲钱可以学着理财,但一定要稳,切不可相信天上掉馅饼,以免上当受骗。
早餐:
炒蛋一份(一个鸡蛋或者两个蛋清)226g低脂牛奶、半杯葡萄汁(或其他果汁)、一片全麦面包
此早餐含热量300卡、脂肪7克、胆固醇215克、钠440毫克、碳水化合物25克、纤维质4克、蛋白质24克、钙340毫克
其他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奶酪、熏鱼
午餐:
蔬菜汤一碗、莴苣一个、碎萝卜一碟、番茄一只、鸡腿一个、芝麻饼一个
此午餐含热量330卡、脂肪10克、胆固醇80克、钠1130毫克、碳水化合物29克、纤维质5克、蛋白质33克、钙120毫克
其他适合中午吃的抗病食物:芹菜、浆果、柠檬、白兰瓜、葡萄汁
晚餐:
甜酸豆腐汤、炒芹菜、橘子片
此晚餐含热量450卡、脂肪6克、胆固醇0克、钠680毫克、碳水化合物88克、纤维质11克、蛋白质12克、钙275毫克
其他适合晚上吃的抗病食物:牛奶、酸乳、奶酪、鱼罐头、强力钙果汁
地中海式快餐:
包含水果蔬菜豆类奶酪酸乳鱼类谷类葡萄酒坚果类食物以及橄榄油
推荐食谱:一碗鸡汤、一片夹着蒜泥的面包、一勺橄榄油、一块乳酪
此餐含热量420卡、胆固醇1克、钠1180毫克、碳水化合物81克、纤维质14克、蛋白质16克、钙140毫克
其他富含纤维质食物:豆类、谷类、水果蔬菜、全麦面包
日常应注重营养均衡,可进食蛋白质、维生素、膳食纤维等丰富的食物,比如鸡蛋、瘦肉、橙子、菠菜等,避免挑食,以免造成营养不均衡。
1、教育小学生树立适度消费的观念。小学生的消费完全要靠父母,小学生自己没有经济来源,往往不能体谅父母挣钱的艰辛。父母维持一个家庭的经济运转是一件很不轻易的事,小学生不应该让自己的超限消费加重他们的负担。
2、宣传消费常识,使他们能自觉抵制错误消费现在有很多小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比较差,不会合理地消费。有些小学生经常拿着钱到商店、书店胡乱地买一通,并不能考虑到所购商品的实用性和价值。这与学生缺乏消费知识有关。教师也应教给小学生生活方面的常识,让他们把握一些消费知识。第一,饮食要注重结构合理。让学生通过这一知识的学习,熟悉到不能偏食,不能乱吃零食和各种不卫生的小食品。第二,流行不等于美观。小学生的衣着不宜赶时髦,流行的东西一般价格都比较高,而且也不一定适合小学生健康、活泼的特点。第三,智力投资不能过于慷慨。小学生购买学习资料和课外读物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去选择,而不能随心所欲。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班会时间对小学生进行消费咨询,让他们把因为消费带来的困惑和烦恼告诉教师,教师及时地帮助他们排除因消费而导致的心理障碍。
3、参加各种勤工俭学活动,培养他们艰苦朴素的优良品质。从实践中得来的知识是最深刻的,小学生在各种勤工俭学活动中可以得到锻炼。亲身参加劳动可以使小学生了解劳动的艰辛,从而理解父母工作的辛劳,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特殊是在集体活动中,尽量做到少花钱办事,不花钱也办事,能自己动手解决的,绝不去花钱购买
来源:日常生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