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4-05作者:网友整理人气:
中医夏季养生小常识(夏季养生知多长?)
导语:夏季来了!一年四季,夏天是太阳温度最高的时节,气候酷热,生机盎然。针对身体而言,这是一个基础代谢充沛的阶段。身体“阳气外发,伏阴在内”。这个时候是一年温补肾阳的要害期,下列关于夏天健康小常识你必须了解。
学好7个夏季养生小妙招1、夏季好朋友是姜
有句话叫:“冬吃萝卜,夏吃生姜,免得医师开药方”。这合乎中医学“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见解。夏季,阳和热集中在身体表层,皮肤毛孔张开时非常轻易出汗,而身体苦闷,温度低。
姜片具备通阳生阳的功效,因此温姜能够让身体保持均衡,让身体略微出汗,有利于清除身体的湿邪和水分。尤其是早晨喝姜茶,有利于推动阳气的提高。也可以加一点老红糖、红枣清肝火补血补气。姜片湿热,老红糖盈润,红枣滋补,口味和作用会更好,而姜茶也能一直喝到寒露乃至立秋。
2、夏季较大的对手是冷冻产品
夏季是的肠胃会比较虚弱,因为阳都是在体表。俗话说得好“有钱不买六月泻”,夏季是四季中最轻易拉肚子的季节。冰激凌、凉拌菜、饮品、凉粥等从电冰箱里拿出来的时候,不要立即使用,以免损害肠胃。
3、夏季需要一条真丝围巾
夏季,很多人基本上全部的时间都是待在中心空调屋里。中心空调的寒风是一种阴风,对身体有危害,尤其是对阳气。因此外露的“美颈”(大椎穴、风府穴)和“小玉颈”(肩井穴)非常轻易曝露在冷风中。所以在有中心空调的屋子里,可以戴上围脖或披丝巾来保护身体。请记牢,阳气是贵重的,也可以用衣服裤子遮盖,千万不要用阳气来抵挡寒气。
4、夏季一定要适当出汗
夏季比其他季节更轻易出汗,出汗能够排出身体的热寒湿气,及其内脏器官最深处的湿邪。如果要大量出汗,你务必加强锻炼。“动则生阳”,这时阳气使用率最大。这是为什么?因为这时身体不会因寒冷而耗费大量的阳气,运动后也不会遭受寒冷的侵蚀,而形成的阳气就被用于全身上下。
5、夏季腹腔防寒保暖很重要
寒冷进到身体的另一个通道是肚脐,因为沒有人体脂肪,就会立即通往内脏器官。因此古代人不穿露脐装,就是为了保护肚脐。
6、夏季务必有一个好的睡眠
晚睡晚起,熬夜都会耗费阳气,阻拦阳气的生成。夏季可以睡得比寻常晚,但不能超出23点。此外,夏季不要睡懒觉。如果累了,下午可以午休15~30分钟。
7、夏季一定要多晒一晒背
人的后背有两根大经脉,督脉是阳气的行为主体。古代人称督脉为“阳经之海”,统领全身上下的阳经,控制全身上下的阳气,在一定水平上决定了一个人的平均寿命。另一个是“膀胱经”,不但是身体抵抗风邪的天然屏障,也是身体较大的排毒安全通道。膀胱经顺畅,风邪不可以入,身体内的毒素也可排出来。因此,夏天要多晒背。
结语:以上7个关于夏季养生的健康小常识,一定要牢记于心,不可以小瞧它们的作用。坚持做了,就会受益终生!
来源:日常生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