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3-05-10作者:网友整理人气:
粽子是生活中比较受欢迎的一种传统美食,它的吃法比较多,营养丰富,适量食用对身体有一定好处。粽子一般都是放锅里面煮着吃的,煮熟之后可以不用立刻捞出来,放锅里面泡一会儿,这样吃起来会更加软糯。
可以在锅里面泡一会儿,这样可以让粽子更加软糯。
粽子主要是由糯米和其他食材一起制作而成的,通常煮粽子会需要花费3~4个小时的时间才能煮熟,而煮熟后的粽子也不要立刻捞出来,而是要先放到水里泡一会,之后再捞出来,这样糯米的口感会更加软糯,同时粽子的香味也会更加浓郁。详细浸泡的时间大约在1~2个小时即可,不要浸泡太长时间,也不要浸泡一夜,不然粽子会轻易变质发酸,变质后的粽子食用了也会危害人体健康。
对于新鲜的粽子来说,一般都是由生糯米加上其它一些食材现包的,而生糯米的质地比较硬,水分很难进入到里面,所以在煮粽子的时候一般需要煮3个小时左右才能被彻底煮软,有条件的话也可以将粽子放在粽子水里面焖一会儿,这样口感会更好。
详细时间还需要根据粽子的个头大小来决定,假如是个头比较大的粽子,比如枕头粽,那么也需要煮更长的时间。
1、控制粽子量
不管是自己包的粽子还是外面购买的粽子,一定要注重一个需求量,需要吃多少,就包多少,粽子最好是现吃最佳,哪怕剩下了也不要剩太多。
2、粽子放晾沥干水分入冰箱
假如是吃剩下的粽子也要等粽子的温度退去和沥干水分才能放进冰箱,因为粽子有温度和湿度是很轻易发生变质和发霉的。
3、保鲜袋防串味
放进冰箱之前,最好给粽子套个保鲜袋,这样能防备粽子和冰箱里的东西发生串味和失去鲜味。但是袋子口不能拧太紧太闷,需要给粽子呼吸。
来源:日常生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