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2-06-13作者:网友整理人气:
耄耋之年(七十古稀,八十耄耋,九十是什么)
:曾几何时,老艺术家、老戏骨、老师等令人敬畏的称呼,现在用在某些人的身上,不仅要带着双引号,也需要”刮目相看“,变为了一种嘲讽。但是金子始终是金子,有些人,永远配的上这个称呼,牛犇就是其中一位。
来源网络
今年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抖音上把快四十年前,电影《牧马人》又拉回了人们的视野,那句:老许,你要老婆不要,彻底重燃了这部电影。
来源网络
当年的朱时茂,浓眉大眼,满身的书卷气息,三十多岁,布满了沧桑和粗狂的男人味,而丛珊还是学生,不到二十岁,青春靓丽的外表,也是不遑多让。二人听从“组织”郭子的安排,被领结婚证,被结婚,堪称那个时代一个完美的缩影。
这部电影里面,一个让人过目不忘的配角,那就是布满古道热肠的郭pia子,也就是牛犇老师,中国电影史上一个不可或缺的金牌配角,不争名不图利,甘心奉献在演绎上,发挥了自己的光和热。
来源网络
牛犇,不姓牛,原名张学景。在其6岁时,失去双亲,跟着当司机的三哥生活,在北平中电三厂(新影)里面,充当各种跑腿与打杂。
因为长期跟剧组人员接触,小孩子比较伶俐勤快,在1946年抗日影片《圣城记》,缺一个叫:小牛子的村童,饰演金神父的谢添,向导演推荐了牛犇,没有想到他很好的完成了这个角色,小牛犇因此成名。
因为需要讨生活,牛犇在1948年远赴香港拍片,领路人谢添说:“现在大伙都叫你小牛子,你又属牛,那就再添三只牛吧!”,于是有了牛犇之名,让人忘记了,他的本名叫做:张学景。
来源网络
随着《圣城记》的出名,牛犇在转战各个地方求生存的时候,陆续出演了《清宫秘史》、《火葬》、《龙须沟》等,在各个地方生活,都感觉不是很惬意的时候,选择了在上影扎根。
1982年,47岁的牛犇,迎来了人生的高峰时刻,随着谢晋导演,远赴宁夏,拍摄电影《牧马人》,让其一举拿下:第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配角奖、第六届百花奖最佳男配角奖。
来源网络
牛犇参演多部影视剧,但都是配角,丝毫没有掩盖他的表演能力,两次获得金鸡奖,三次获得大众电影百花奖,三次获得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金凤凰奖,可以说有了这些奖项的说明,足可证实其成就。
从影一辈子的牛犇,在其耄耋之年,83岁的时候选择入D,不是早期没有想法,他个人觉得自己不配,觉得自己的能力不够,所以迟迟没有申请。因为这件事情,老人的行为,在网上还是遭到了各种非议,甚至是。。。。。其实这个事情,我个人是赞同他的选择,并非有些网友的激进想法,能以偏概全的。
来源网络
来源网络
来源网络
牛犇老先生的妻子叫王惠玲,两个人因为乒乓球结缘的,是一位人民教师,并且生长在一个富庶的家庭。有了孩子之后,基本都是妻子和岳母照看,因为他常年在外拍戏,但是贤内助,从来没有埋怨过。
妻子自幼有很好的家教,不争名不图利,就算是给他到剧组送饭,也是送到门口,不进去,因为她觉得自己的丈夫是名人,不能给他添麻烦,所以早期都没有任何的合影,后来岁数大了,才愿意两个人一起拍照。
来源网络
根据牛犇的回忆,妻子是一位特殊节俭的人,甚至到了“抠门”的地步,因为老伴去世后,儿媳妇给整理遗物,发现自己婆婆的衣服都是补丁帖补丁,但是很多儿子儿媳孝顺的新衣服,却没有动过,甚至吊牌都在。
本来想趁着老伴生病住院,给家里的房子装修一下,因为跟着自己苦了一辈子了,觉得对不起她,但是还没有等到装修开工,老伴就是去世了,这样牛犇内疚很久,甚至不能释怀。这也许就是人们口口相传的老式爱情吧,平淡又真切,充实又简朴。
来源网络
网上曾经流传说,老人一辈子忙碌,却没有买上新居子,最后住在公寓里面,其实这是误解,根据牛犇的采访,家里有钱,也有几套老房子,老伴过世之后,自己选择入住公寓,是不想给自己的子女添加负担,或许也是失去老伴的原因,想自己一个人单过。
结语:有的时候,我们总是衡量和评判某个人的价值和行为,但是真的又有几个人能禁得住说三道四,或许牛犇的一生,应该没啥人喷吧,这也就是所谓的德艺双馨和德高望重吧,现如今的娱乐圈,可以说肮脏至极,能说被全网都认同的人,能挑的出来的有几个?
附记: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不符,请指正。
来源:日常生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