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4-10-17作者:网友整理人气:
潜入深海冬眠的动物有:梭鱼、乌鳢、鲎、鲱鱼、鲽、鳗鲡、鮟鱇、皱鳃鲨、吞噬鳗、短脚双眼钩虾、白色盲虾等。
梭鱼:个体较小,一般体长200毫米左右,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西部沿海,中国仅产于南海和东海。常栖息于浅海或河口水深1-16m处,当天气变冷,则游至深海越冬。
乌鳢:体长,前部呈圆筒形,后部逐渐为侧扁形。头部较长略扁平。吻短宽而扁,前端钝圆。秋季水温下降到6℃以下时,游动缓慢,常潜伏于水深处;冬季水温接近0℃时,则蛰居在水底泥中停食不动。
鲎:食性广,以动物为主,常常以底栖和埋木本的小型甲壳动物、小型软体动物、环节动物、星虫、海豆芽等为食,有时也吃一些有机碎屑。在港湾的水域中最为丰富,冬季见于中等深度的水中,夏天在潮间带的泥滩上。
鲱鱼:鲱形目鲱科动物,为海洋贵重小型经济鱼类,具有冷水洄游习性。生活在黑海和地中海、北海和挪威海以及火地岛和新西兰的沿海。
鲽:硬骨鱼纲鲽科鱼类的统称,一般生活于泥沙底质的浅海底层,有些栖于较深水层。冬季远离沿岸,在较深的海疆越冬;待翌年春、夏季又游向沿岸进行生殖和索饵活动。
鳗鲡:硬骨鱼纲鱼类,平时栖息于江河、湖泊、水库和静水池塘的土穴、石缝里,昼伏夜出,有时从水中游上陆地以皮肤呼吸,经潮湿草地移居到别的水域。冬季水温降到10℃以下时,不食不动,处于冬眠状态。
鮟鱇:鮟鱇目鮟鱇科鱼类,通常生活在500~1000米的深海海底,产卵时它们会移动到浅海地区。广泛分布于印度洋、太平洋和大西洋,也见于北冰洋,中国沿海均有产。
皱鳃鲨:软骨鱼纲动物,是一种显著的深海栖居物种,通常生活在靠近海底或在水深500到1000米的区域,但有时皱鳃鲨也会到深达1500米的地方活动。
吞噬鳗:鳗鲡目宽咽鱼科动物,是一种深海鱼类。幼年的宽咽鱼生活在100米到200米深度的光合作用带,成年后则游向海底。
短脚双眼钩虾:这是极少能在这种深海环境生存的动物种类之一。它们生存环境中的压强要比海平面压强要大约1000倍,水温只有2摄氏度,而且终年不见阳光。
白色盲虾:它生活在海底深处的火山口,在黑乎乎的海底深处生活,眼睛已经变得不再重要。但它们的背部会发光,这也许可以称为长在背部的“眼睛”。它可以提示盲虾离火山口的距离远近。
来源:日常生活网